有趣!古代疑难怪病故事小集,怪病自有怪医磨!
医生就怕疑难怪病,疑难怪病就怕医生。这叫什么话啊?解释一下,前半句是说,很多医生就怕疑难怪病,是因为从来没有遇到过,无从下手;是因为医术不够过硬,见的病人少了。后半句,在见多识广,善于通常达变,能够独出机抒的高手眼里,即便疾病有七十二变也难逃火眼金睛。
——1——
隋唐时,曾担任过扶沟(今河南扶沟)令的甄鸿之妻羸弱多病,遍求名医而不效。其子甄权、甄立言兄弟俩目睹母亲饱受病痛折磨后立志学医。其中,甄立言生性活泼,敏思善悟,临证治疗疑难杂症多不拘泥于前贤经验,常根据病情施以独特治法与方药,每获奇效。
一天,甄立言正在炮制药材,有一位患者家属万分焦急地来求诊。原来,他的妻子在分娩时,接生婆误将含有鹿角脂(古代女子用来涂染鬓发)的温水让产妇饮用。产妇试喝了一口,感觉味道不对,便“哇”地大叫一声,自此舌头便吐露在外,产后数日仍旧不能收回。家属请当地医生开了很多汤药都没有疗效。
甄立言听完情况介绍,便跟随家属来到家中进行诊治。四诊合参后,他先用朱砂涂抹在患者露在外的舌头上,吩咐两个妇人分别拉着患者的胳膊,让患者躺着床上做分娩时的姿态。同时,安排数人悄悄地藏在隔壁房间,抱着礼乐用的缶器一起猛烈地敲击。患者被突然而至的剧烈声响惊吓,舌头瞬间收回,从此疾病痊愈。围观众人都啧啧称奇。
——2——
有个作家善于收集民间验方,出了几本书,书上记载,河北有个人,也是舌头耷拉在外面,医生束手。遇到一位民间草医,问有无妙法。草医琢磨再三,答应患者家属试试。草医让患者脱掉上衣,佯装一本正经的前胸后背作了“检查”。然后,偷偷告诉家属在他和患者边走边聊天时,趁患者不注意,把一碗冰水猛泼到患者后背。家属如法施治,只听患者“啊”的一声惊叫,随后,舌头慢慢缩了回去。(舌为心之苗。当针刺内关,或许也效)。
——3——
一位年过六旬的尼姑患上了腹部鼓胀的怪病,身体日渐消瘦,腹部却愈发肿大。患病两年期间经多位医生诊治皆不见好转,辗转找到甄立言求诊。甄立言为这位尼姑诊过脉后指出,其病根在于腹中有寄生虫,可能是误食了某种草类植物导致的。于是让尼姑服用了雄黄。用药后不久,尼姑便吐出一条小手指般粗细的虫子。从此,尼姑便恢复了健康。
甄立言毕生以医泽民,广福大众,所著《本草音义》《古今录验方》等专著已经散佚,少部分著述散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以及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医学典籍中得以流传。
——4——
话说元末明初时,江苏武进县城有一位叫做徐迪的在地方上小有名气的郎中,远近百里,声名远播,许多人慕名而来问诊。《武进县志》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某次一位女人得了一怪病,身体四肢仰而不能俯下,痛苦莫名。其家人将女子抬至诊室,将治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徐迪身上了。
徐迪察看了一会,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开方抓药,而是突然当着大伙的面,伸手强行去脱女人的衣物,这一下搞得众人瞠目结舌,但其家人也不好发作,一则病不瞒医,再则不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眼看女人身上衣物只剩下肚兜了,她脸上窘迫羞恼溢于言表,本能地双手护在胸前,眨眼之间,立马反转身来,困扰其家人多日的怪病竟然就此痊愈,围观者都觉不可思议。
其实,用现代医学理念来解释的话,这位女性很可能是得了癔症之类的,她肢体不能反转或许和心理暗示或者幻觉有关,而非身体功能性病变。
——5——
明朝,乡间有位叫做李大谏的书生,聪颖好学,颇有志向,经过多年苦读,连续三年参加秀才举人的应考,拔得头筹。最后一年竟然登科及第,考中了朝廷钦点的进士。
一时间,亲友盈门,光宗耀祖。接二连三的天大喜讯让他的父亲大喜过望,逢人就夸赞自己儿子,每夸必笑,竟由此得了狂笑症,无法自控。四处求医问药,但个个大夫看了都摇头知难而退。
李大谏无法,只得请皇上开恩,准备将宫中御医请到家乡看看情况。御医听了病情来源介绍后,对李大谏叮嘱其不必同往,他自有妙招祛病,但治疗过程必须避开他。
这御医来到李家乡后,对其父仔细检查一番,此时心中已经有数,遂对李父说道:“些许小病,不足挂齿,药石所到,几日便可痊愈,只是你儿子无法知道这个消息了。”说罢,面色沉痛,李父惊问何故,御医告诉他,他儿子因急火攻心又感受风寒,路上得了急病去世了。
李父听了,恰如半空响了一个霹雳,愣了半晌,忽地捶胸顿足大哭起来,瘫软在地,御医却喜上眉梢,原来正如他所料,老人的狂笑症就在这顷刻之间戛然而止。他这才透露实情,李父恍然大悟。
——6——
清代魏之琇编著的《续名医类案》一书里,也记载了明末清初一位传奇医师傅青曾治疗过的案例。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经常争吵,妇人郁闷成疾,眩晕卧床,不能自己。其丈夫慌忙找傅青主求助,于是他给了对方几个奇形怪状的石头,让丈夫回家后加水煎煮,等石头软化后碾碎服用,此药称为“软石散。”
丈夫谨遵医嘱,老老实实回家煮石头,同时对自己和老婆怄气导致其卧病在床心存愧疚,因此对其嘘寒问暖,照顾有加,关怀备至。
石头煮了几日,并不见有变软迹象。老婆见其忙前忙后,烟熏火燎,对自己温柔爱护,全不似往日那牛脾气,心中顿时那块怨气烟消云散,无比感动。于是也下床帮着丈夫煮石头,两人夫唱妇随,互帮互助,没几日,眩晕病竟无影无踪。
傅青主见其病好,方才告知对方真相,石头怎么可能煮软呢?心病还得心药医,这石头无非就是一个让他们重新相互理解关爱的媒介罢了。
——7——
三国时,魏国有一个郡守得了重病,肚胀如鼓,腹痛如绞,请了很多名医都束手无策。郡守的儿子是个孝子,亲自去请华佗医治,华佗被他的孝心所打动,便随他前往。华佗为郡守诊治后,退出来对他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和普通的病不一样,有淤血在他的腹中,要想治好他的病,必须先让他极度愤怒,然后把淤血吐出来才能够根治,否则的话短则一月,长不过三个月,必定没命。”
郡守的儿子立即恳求华佗抢救自己的父亲。华佗说:“你能把你父亲平日所做过的错事都告诉我吗?我写信斥责他。”郡守的儿子说:“如果能够治好父亲的病,有什么不能说的呢?”于是,他把父亲长期以来所做的贪赃枉法的事全说了出来。华佗一一记了下来。
华佗写了一封信给郡守的儿子,让他给郡守看,然后自己就走了。郡守看信后,大怒,派捕快捉拿华佗,没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了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他的儿子这才把华佗的话告诉郡守。郡守恍然大悟,于是散尽家财,为官也变得清廉了。
——8——
据 《续金陵琐事》记载:在古代,女子到了十四岁就可以出嫁,如果过了十八岁还未出嫁,就成了老姑娘了。有一次,蜀地有一个极漂亮的姑娘,已经到了二十二岁,但还没有出嫁。因为她的右膝盖长期长着一个疮,不断往外流脓水。她父亲慕华佗神医之名,不远千里请来华佗,华佗看过之后,她父亲问女儿的病情,华佗说:“派人骑马,牵着一条黑色的狗跑三十里。回来后趁热时截下狗的右腿,堵在疮口上。”姑娘的父亲照做了,不一会儿,有一条红色的小蛇从疮口中出来,进入狗的腿里,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这本书是明代初期在京城发行的时尚八卦杂志,一共有三集分别是:金陵琐事、续金陵琐事、二续金陵琐事,总编是周晖,身世不详。
——9——
有个姓李的大财主,很有钱的那种,但是人特别的吝啬,人品也差。这个李财主,得了一种怪病——在嘴唇上长了一条肉质的胡须,有一尺长。
按理说长个这玩意儿也没啥,可是疼啊,疼的受不了。所以,就有人来给出主意,有人说直接割掉的好,有人说得服药治根才可以,可是,争来争去也没争出个结果。
李大财主有个邻居,姓金的,站出来说:我能保证给你治好,但是你要拿多少钱出来感谢我啊?李大财主的亲友团协商后,最后确定以白银二十两为诊金。
金先生的疗法很奇怪,会用药香治病。他把药材做成的香粉,放进香炉里去烧,用烧出的烟气来熏蒸那条肉胡须。
金先生先烧了一汤匙的香粉,那条肉胡须被薰过之后,真的就缩短了一寸。
金先生说:你看,很有效吧?钱拿来。
李大财主就先支付了一两银子,作为定金。
这样治疗了五天之后,李大财主已经完全康复了。
金先生说:现在该把剩下的九两银子给我了吧?
李大财主哪里肯啊,那还不如把他的命都拿去好了。
金先生哈哈大笑,说:我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了。
你这个病明年还会犯,到时候你给我一百两银子,我也不给你治了。
后来李大财主的病果然复发了,金先生当然不会再去给他治疗,李大财主最后就死在这个病上。
——10——
这是华佗讲的以个故事:一天一只大马蜂落在了蜘蛛网上,蜘蛛准备吃掉马蜂,却被马蜂蜇了一下,肚皮肿了一个大包,后来,蜘蛛落到了地上,地上恰巧有青苔,然后蜘蛛的肚皮在青苔上擦了几下,蜘蛛意外地肚皮上的包消失了,然后蜘蛛又重新爬了回去,此时的马蜂已经精疲力竭,被蜘蛛饱餐了一顿。华佗心想,难道青苔就解毒的功效?
华佗告诉徒弟,大虫吃小虫,小虫之所以能活下来,肯定也有妙法。所以,作为医者一定要多留心观察和研究。
——10——
清朝有一位医生叫顾尚之,他为人正直、生活也很朴素节俭,但是他的医术非常高明,一天,有一个富翁生病了,叫了很多当地的医生都没有治好,富翁久闻顾尚之的医术高明,便叫管家去请,那天,富翁远远地看见管家领来的顾尚之,衣服破旧,像个老头一样,便关了正门给他开了侧门,也没有人出来迎接。
顾尚之没有与他计较,直接来诊脉,完后就写处方,富翁发现顾尚之下笔一气呵成,字体刚劲有力,不得不佩服,开始以礼相待,顾尚之告诉富翁这个药方连喝三次就会好,如果好了就不用叫他过来了,他给富翁介绍旁边的布庄里的掌柜,告诉他那个掌柜可比他厉害多了,说完就告辞了,不得不说顾尚之医术真的是很高明呢,这个气可不能受!
——11——
张仲景打小跟随张伯祖学医,他特别的聪明,也很勤奋,所以长进特别快。
一天,来了一位口干舌燥、意识不清的病人,老师张伯祖诊断认为是便秘,需要泻药来帮助病人排便,但是这个病人身体极为虚弱,若是用了泻药肯定会适得其反,老师一时陷入了沉思。
张仲景在一旁看老师束手无策,他开动了脑筋,忽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跑到老师跟前跟老师说后,老师紧锁的眉头渐渐地松开了,
这时候张仲景去去了一勺蜂蜜,放进了一个铜碗,用小火烧制,不停地用筷子搅拌,慢慢的蜂蜜变成了黏稠状,张仲景取出已经是黏稠的蜂蜜,揉成了细细的一头有尖的条状,然后把一头有尖的塞入病人的屁股里,不一会病人排出了粪便,精神也好了一些。
由于粪便排出,病人没有几天就恢复了,张伯祖对张仲景大大赞赏,遇到别人就夸赞张仲景的聪明,其实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灌肠法。
之后,张仲景根据自己的行医方法都记录在了自己的书中,就是后来流传到现在的《伤寒杂病论》。
——12——
据说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患了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病情日趋严重。其下属及家人到处为他寻医求治,始终不见疗效。
某日,有幕僚推荐一位乡野老郎中来帮他看病。老郎中望闻问切一番后,平静地对这位闷闷不乐的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啊,别着急,用点乌鸡白凤丸,再加调养调养就会好的。”巡按听了捧腹大笑,心里嘀咕这老郎中真是个糊涂医生,连男女都分不清。
此后,巡按经常拿老郎中说事,说这郎中真是荒唐,让男人服用乌鸡白凤丸调经。每每想起此事,他就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他的抑郁症居然不药而愈了。
这时候,老郎中回来了,并对巡按说:“大人,因为你这个病,是郁则气结所致。并没有什么良药,只能靠心情愉快才有可能治好。我说你患了月经不调,只是想让大人经常开怀大笑,直至不药而愈。”巡按大人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称赞老郎中出手不凡,果然医术高明。
——13——
羞耻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古代女子。古代中医曾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证,收到过神奇效果。
传说有一民间年轻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后,再也不能放下来。家人求医来诊,中药针灸治疗旬日,竟然皆无效果。
后请来名医俞用右视病。这俞用右医生便利用了女子害羞心理的特点,扬言要为她作针灸治疗,并慢慢打开了针灸包。甚至伸出双手做出要给女子解裤带脱裤子的动作来。
这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手势动作给吓坏了。出于害羞的本能,她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提拉自己的衣裤并护着下身私处。如此,双手顺势自然下垂而复原了。这种声东击西的情志疗法,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4——
据清代胡廷光的《伤科汇纂》记载:有一位医生在为一个腿骨脱臼的女病人治病时,只将病人腿部牵引固定好,便迅速离开现场,留下女病人伸出的大长腿暴露在外。
女病人不知就里,越来越觉得难堪,竟“羞恐异常”,“猛然急缩左腿,不觉腿骨已入臼内”。就这么一下子,腿骨脱臼病症竟然就好了。类似这种绝招,如今的中医骨伤科大夫好像还会使用呢。
——15——
相传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进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
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就告诉病人家属,得找来两名妇女,令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如此一来,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
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几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
病人看着看着,也不知不觉地跟着吃起来。就这样,张子和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该妇人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终达到不药而愈。
这几个故事,不知读者们读后是否有启发。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