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6个经典泡水食疗搭配,这样用才不会越补越虚、白喝浪费
1
黄芪,有什么功效?
♦黄芪补气,补的是全身的气,如果没有配伍,它就会漫无目的,把全身的气都补一下;
♦补气时也升阳,从下到上,从内到外,走的主要是是末梢肌表,因此能解决气虚自汗;
♦黄芪适用于慢性衰弱,急性的就不行了。
因此,名医张锡纯常用知母搭配黄芪,有升有降,形成一个圆运动,才能持久。
2
黄芪单用可能伤身,配伍很重要
换句话说,就是得找个搭档“镇”住它🤭
🍃知母清热润肺,等于天气下降为雨。
中医认为气能活血,又能补血,而血能载气,气血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生的关系。“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单纯补血起效很慢,补气也能更快促进血液的化生。
做法:先将鸡肉洗净切块加姜葱焯水一遍,然后将焯过的鸡肉和黄芪当归一起,加入适量水,炖熟后加入适量食盐,吃鸡肉并喝汤。
禁忌:阴虚内热忌。
做法:猪骨加姜葱焯水一遍,然后将焯过的猪骨和其余食材一起,加入适量水,炖熟后小火煲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吃肉并喝汤。
黄芪白术煮水喝,比例1:1,各10g
两者一同喝可以增强健脾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证。不过白术泡水有效成分少,建议煎煮后饮用。若是脾胃虚寒,还可以加点姜。
有个经典名方——增强抗病能力的玉屏风散,就是防风+黄芪+白术(防风 30g,黄芪60g,白术60g)三味药组成。
这个搭配还出现在《医林改错》中:“黄芪防风汤,黄芪四两(生),防风一钱。主治脱肛,不论十年、八年,皆有奇效。水煎服,小儿减半。”
不过治病的话,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3
黄芪再好,这5类人不适用
表实有热,阴虚内热,尤其是肾阴虚,上热下寒,及平时经常多怒,肝气不和有郁热,痘痘多,都需要忌用黄芪(需医生指导使用)。
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本来阳气就“炎上”往上走,这时候黄芪水就一定注意配伍,不要喝太多单味的黄芪泡水,易上火、流鼻血。
(2)痰湿、气郁体质,积滞痞满不喝
黄芪是一味补气药,偏滋补,体内痰湿重、积食等,舌苔厚腻的人需忌单使用黄芪补气,容易阻滞气机,加重或诱发脘腹胀满;气机郁滞的人,也要避免一味补,加重郁滞。
(3)有外邪,如感冒发热不喝
感冒发热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芪,避免闭门留寇,影响身体驱病邪的进程,延长病程或加重病情。
(4)血压高不要自行喝,需指导使用
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黄芪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就有升压作用,若是喝了反而加重病情。
(5)女性经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女生月经血量正常或月经血量过少的情况不建议饮用黄芪水;月经量多、淋漓不尽、崩漏、腰酸腹痛、疲劳不适、淤血较多的情况,可适当饮用黄芪水。
4
好黄芪,怎么分辨、怎么选?
一般认为,生黄芪多用来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比如玉屏风散,及疮疡脓成日久或溃后久不收敛者;蜜炙黄芪可增强补气升阳之功,多用于气血虚弱、中气下陷、肺脾气虚等虚证。
闻气味 :好的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豆腥味。
看切片角度:市面上的黄芪大多会45°角切片,因为45°斜切片的黄芪泡水或煎药,更有利于释放有效成分,效果更佳。
看直径大小:市面上的黄芪片以直径大于1cm者为佳,黄芪的生长需要时间积累,三年生及以上的直径多大于1cm。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