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绞痛的调治方参考——补天方
心绞痛属冠心病,年老者或多或少皆有。其临床表现为心外膜大血管狭窄、胸痛、胸闷。迁延难愈、病情缠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绞痛老年患者逐年增多。
依祖国传统医学整体观念来看,脉道狭窄只是机体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调理至五脏安和,则症状自然改善。
老者岁过半百,天癸竭,肾精不足,致使精血亏虚,脉道失充。又阳明脉衰,饮食劳倦,致使水湿、津液无法及时运化排出,滞留于脉道而成痰、瘀。最终,形成了“血脉共病”的状态,故脾肾亏虚为血脉失和之本源;年龄越大,脉中血液越滞涩,心肌供血不足,神失所附,心神不安,出现焦虑、抑郁、急躁等情志改变,直至心绞痛。
此过程中,各病理阶段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若肾阳不足,则心阳鼓动无力,则脉中精血瘀滞;若脾虚,失于生血,则脉失濡润、心失所养,阻碍心之功用;若神机失用,致使气机失调,则反馈加重脉中血行瘀滞,循环往复化生瘀血等病理产物伏于体内。邪气愈盛,正气愈虚,进一步造成脾、肾等脏腑功能的紊乱,恶性循环。
此过程伴随着脾肾互赞、心神共生,各脏腑互相联动。总而言之,肾元亏虚为产生心绞痛之根本。
故治疗老年性心绞痛当以健脾益肾为主。
固本培源,祛邪补虚,顾护肾气以填精益血,培补脾气以调节精微物质代谢,使血液化生有源,脉中血行有力,神识有所依附,心脏供血充足,则心绞痛自然得解。
正气旺盛则诸邪不生,维持心脏内环境稳态,也即即五脏安则心神宁。
补天方,乃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军平教授创制,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其组方为:
槲寄生30g | 牛膝20g | 续断30g | 独活20g | 党参15g | 炒白术15g | 酒
萸肉15g |
仙茅10g | 淫羊藿10g | 女贞子15g | 墨旱莲15g | 五味子10g | 天花粉20g |
根据患者临床具体症状随证加减,如血瘀重者加丹参、赤芍、川芎、夏枯草;神思不宁者加龙骨、牡蛎、郁金、栀子;痰湿昏蒙者,加茯苓、猪苓、泽泻、川贝母。
本方从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入手,偏于补肾。肾气足则脾运有力,受纳腐熟功能得健,后天得养。再配以健脾药物,引药直达中焦。既补先天,又补后天,是为“补天”。
方中仙茅、淫羊藿、续断温补肾阳,鼓舞心阳;女贞子、酒萸肉、五味子、墨旱莲滋补肾阴,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
槲寄生、牛膝补肝肾、强腰膝,配以独活通脉止痛;党参、炒白术健脾益气,引药上行,助水液代谢;
佐以天花粉清热除烦,以防仙茅、淫羊藿等药温热之性太过,引动心中虚火浮动。
该方诸药相合,化生肾气,健运脾气,滋先天以养后天。一方面补益病进时期愈加虚损之正气,增强驱邪外出的能力,为攻邪做准备;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杜绝生痰之源,以免痰瘀之邪堆积,保持脉道通利,进而使气血化生有源,复血濡脉道之职,以调节整个冠脉系统血流状态。
最终,使心脏脉道血液充沛,则心绞痛患者症状得以改善。
注: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辨证施治。本文整理自《基于“血-脉-心-神”一体观探讨补天方干预脾肾亏虚型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