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肌瘤囊肿是气血不通,一个中成药,让气血流动起来

这个中成药,可以调理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中医当然没有这种说法,在中医看来,肌瘤也好,囊肿也好,都是腹部淤堵的表现,所以这个药主要是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来入手。

它叫什么名字?

少腹逐瘀丸

肌瘤囊肿是气血不通,一个中成药,让气血流动起来

少腹,指的就是小肚子,是身体最柔软也是最缺乏保护的地方,肌瘤囊肿通常喜欢在这里“安家落户”。

少腹逐瘀丸由小茴香、官桂、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干姜、赤芍、蒲黄、五灵脂组成。

如何把瘀血化掉?

当然不是说仅仅把瘀滞的血液化开就可以了,古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血遇寒则凝,得温则行。”

腹部受寒,导致血液流动缓慢,血液凝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有形的包块。

这枯燥的医理一旦和大自然联系起来,就非常好理解了。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冬天水会结冰一样。今天你把这冰块化开,明天它又冻得结结实实,只有当严寒过去,温暖的春天如期而至,那冰块才算是彻底化开了。

高明的中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他遇到寒凝血瘀的患者,散寒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而要散寒,必得用些温热的药物才可以。

小茴香性温,最擅长暖我们的肚子。注意,不是包饺子用的绿叶茴香,而是它的种子,做菜的时候通常会用到,能起到增香、提香的作用。所以它既是调味品,也是中药。

干姜是热性的,可以散寒,可以暖脾胃,用它煮水喝,喝完以后感觉胃里头暖暖的。

官桂,也就是肉桂,干姜擅长入脾胃,肉桂呢擅长入肾。肉桂辛热,有补火助阳的作用,在我们的后腰这个地方有一个穴位叫命门,肉桂可以补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命门火旺,能从后腰一直暖到小腹。

有了小茴香,有了干姜,有了肉桂,从脾胃到小腹这一带都是暖的,再看寒邪,哪还有藏身之处?

紧接着乘胜追击,把瘀滞的血液通开。

当归这味药,大家再熟悉不过,特别是爱美的女性朋友,当归补血养血,堪称血家圣药,气血好,气色当然不会差。但要说活血,最好用归尾或者全当归,植物靠根来吸收营养和水分,归尾又深深地埋在土壤里,由此联想到它在土里的时候一定非常善于奔走,去到体内以后,能把瘀血破开。我们现在入药一般用全当归,有通有补,活血但不耗血。

白芍补血,而赤芍却是活血的,用四个字来概括:白补赤泻。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把周身的气血都盘活。

蒲黄是植物香蒲的干燥花粉,香蒲也叫毛蜡烛,香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顶端有一个毛茸茸的像蜡烛一样的花穗,因此而得名。那么,它的花粉有什么作用呢?中医认为,蒲黄可以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的蒲黄加上活血化瘀的五灵脂组成另一张千古名方,失笑散。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不是一般的瘀血,是已经形成结块的瘀血,到了这一步,无论是蒲黄还是五灵脂,单独应对似乎都有些势单力薄,但是它们两个联合起来,那力量就非常不一样了。

没药,注意,这个字读mò,没药有一个搭档叫乳香,它们两个可谓难舍难分。从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小金丸、西黄丸,到民国大医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都能见到乳、没的身影。没药活血,乳香行气,合起来行气活血。

延胡索,也叫元胡,是一味止痛良药,中医说不通则痛,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延胡索就管用,有一个中成药就叫元胡止痛片。

少腹逐瘀丸,在古代是汤药,叫少腹逐瘀汤,它的主人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王清任创立了这张方子,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是这么记载的:“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

最后把方子写下来:官桂3克、当归9克 、小茴香7粒 、生蒲黄9克、 延胡索3克、干姜3克 、川芎6克 、没药6克 、赤芍6克、五灵脂6克。 

中成药也要记住了,叫少腹逐瘀丸。

肌瘤囊肿是气血不通,一个中成药,让气血流动起来 肌瘤囊肿是气血不通,一个中成药,让气血流动起来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