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体虚乏力,有一个中成药经久不衰
进入恢复期以后,常常觉得累,觉得身上没有力气,明明什么都没干,却有种四肢酸软,体力不支的感觉,可以通过补气来解决。
有一个中成药十分经典,就是补中益气丸,源自金元时期的补中益气汤,创立者是李东垣。
历史上有一个人受李东垣的影响很大,这个人就是薛己,薛己生活在明朝,是明太医院院使。
薛己喜欢读书,大家知道读书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薛己呢因为总是待在书房里,一整天下来常常有疲倦感,这个时候一定要吃补中益气丸,再配上些麦冬、五味子等,不吃的话,到了晚上特别容易失眠,两腿发热。
这个发热的现象,按照李东垣的说法是气虚热证。气虚了,气的运行就变缓了,能量的郁积使得身体开始发热,这个时候既不涉及解表,也不涉及滋阴,因为只要气足自然就能将这股能量疏散。补中益气丸是可以发挥作用的。
这个医案在历史上有确切出处,大家可以翻翻《薛氏医案》,当中就有记载。
从这个医案里我们也受到启发,原来补中益气丸不仅对体虚乏力有效,还能退热。
最近很多人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却总是一阵阵哄热,睡不着,睡不好,按照阴虚的思路来调理,服用些滋阴的中成药,不见效果。这种病后持续低热应该考虑一下气虚的缘故。
真正阴虚的人舌质红,几乎看不到舌苔。而气虚体质的人舌头会有点儿胖,色淡白,边上有印子。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辨证的时候,观舌象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除了补中益气丸,同样经久不衰的还有玉屏风颗粒,这个药也有补气的功效,地位和补中益气丸不相上下,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如果容易出汗,比如稍微做点家务满身是汗,玉屏风颗粒是首选。如果有低热、腹泻的现象,补中益气丸更好用。另外,这个药还能提气,有时候感到胸闷气短,甚至要深深的吸一口气才行,可能不是一般的气虚,可能还涉及到气陷,气不能升提的问题。
有人说,药是好的,可吃完上火怎么办?
我们也可以借鉴薛大夫的经验,配上些麦冬、五味子,各10克煮水送服。因为气有余便是火,这个火找不到归宿,在身体里到处乱跑,到处闯祸,就会有种种上火的迹象。加一些滋阴的中药材,使气依附于津液,它会比较安分守己。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