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这么一位男子,三十来岁,什么毛病呢?肩膀疼,天气越冷疼得越厉害,慢慢地甚至连手臂都抬不起来了。
去医院一检查,结果显示肩关节周围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肩周炎。
中医当然没有这种说法,中医认为,筋骨上的毛病大多跟寒有关。
答:夏天怕热,晚上睡觉一定要开空调,偶尔喝点冰啤酒。
关于寒气入体这件事儿,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点,还有像大冷天用冷水洗碗洗菜啦,洗衣服啦,那个手一浸到手里,寒气刺骨。又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导致寒气入体了,比如逛商场的时候,商场的冷气开太足了,因为当下没什么反应,大家可能也就不太在意,但是随着寒气一点一点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它就开始兴风作浪了。
怎么把关节里的寒赶出去?当然是要补阳气。
最好是能少火生气,就是要补,但是又不能太过燥热。这让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想到了他老人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所谓嫩枝就是说它的生发性很好,阳气也足,但是又没那么燥热,它是很温和的。而且你再看这树木的枝枝杈杈像不像人的四肢,所以桂枝的药性是可以通达四肢的,取得是以枝通肢之意,它又能把阳气带过去,这就能温通四肢。清代有位医学家叫张秉成,他是这么说的:“桂枝体用可通肢,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
桂枝把阳气补起来,把寒气散出去,气血又能往前走了,这时候再用点补气的,养血的助其一臂之力。再一个因为寒邪长时间的盘踞在关节处,这里头一定是缺气缺血的。这就轮到黄芪和白芍上场了。大家知道黄芪补气,白芍养血,气行血,血载气,相辅相成。
还剩下两味药,生姜和大枣,它们两个干嘛呢,调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正气所在,脾胃好的人气血足,正气也足,不容易受到寒邪侵袭。
这张方子不光能调理肩周炎,只要是受寒导致的关节疼痛,它都能调理,还能用于肢体麻木。
有的人遇上变天,他不是关节疼,而是麻木,或者又麻又痛,天气越冷,麻木感越重,有时候干一点活,也麻,也痛,严重的甚至连筷子都拿不稳。
对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用了两个字来概括:血痹。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血液循环不好。你看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是却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血液循环不好也就意味着身体缺乏濡养,在这种情况下,发麻发木也就在所难免了。
进一步来讲,血液循环不好的原因是什么?还是因为寒。
为什么?寒有凝滞收引的特点啊。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数九寒天在室外稍微待一会儿,手脚很快就冻得没有知觉了,这就是寒气把气血给“冻”住了,导致气血流通变缓了。
仲景先生的思路是用桂枝来“解冻”,桂枝把寒气散出去,让我们的气血经脉回归到温暖的状态,黄芪、白芍联手让气血流动起来,流通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姜枣的使命依然是调脾胃。
这就是医圣的黄芪桂枝五物汤,这张方子大家一定要把它收藏下来,因为它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非常好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