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秋季养生牢记“两不急、三不要、四不宜”!

秋季养生牢记“两不急、三不要、四不宜”!

两不急

不急于添衣服

初秋暑热未尽时,不要急着添衣,如果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会过多地出汗使阳气外泄。当凉风时至突然变冷时,适当增加衣服是必要的。以“略感凉而不寒”为宜。

“拖延添衣时间”,到了晚秋天气较凉时,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以自己能够承受的程度为限。如果穿得过少被冻得打寒颤,自然也是不行的,这样不但不能增强抵抗力,反而会冻出病来。

不急于进补

秋季气候宜人,往往让人胃口大开,但要拒绝暴饮暴食,注意平衡膳食。秋季进补应遵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平补”的原则,可以增加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鸭肉、猪肉、鳖肉、乌骨鸡、鱼、禽蛋、奶制品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而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常服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百合等。花生、莲子、芝麻、核桃、红枣、桂圆等,皆具有清润滋阴功效的食材,能帮助人体安抚秋燥带来的损害。

除此以外,秋季的饮食还应当注意“少辛多酸”。少吃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辛辣发散之品,少吃煎炸烧烤等肥甘厚腻之品,这些食物易生湿热,损伤脾胃,加重秋燥。可以多吃葡萄、石榴、柚子、山楂等酸性食物。

三不要

不要贪凉

秋后,“秋老虎”尚在,但早晚已可见丝丝凉意。

入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尤其是夜间,空调不要开得过低,必要时适当关窗保暖。

此时,不应再过度贪凉,而是应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在气温较低时着薄衣以御寒凉。日常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脖子、后背、脚部这些血管最丰富的地方也应适当保护。

不要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易出现“悲秋”伤秋”之情。忧心过度会导致阴阳失衡,影响健康!

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多和朋友家人交流,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

当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不要熬夜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让我们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

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除了做到早睡早起,还应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

四不宜

不宜食用辛辣食物

秋季养生牢记“两不急、三不要、四不宜”!

秋季,易犯“秋燥”,此时,要注意少吃辛辣之物。如辣椒、生姜、花椒等,特别是生姜。古书有云“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秋季本就干燥易上火,而生姜属于热性,不宜多食。

不宜暴饮暴食

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此时人们要保持健康,饮食应有所禁忌,不可胡吃海喝。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

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不宜过度劳累

秋季是大家“丰收”的季节,人们容易忙于工作、学习、事业等,但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虚弱和免疫力下降。适度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休闲时间,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宜过量运动

秋季适合一些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切莫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一是大汗伤阴,二是容易被寒风邪气侵入。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适量运动,同时,也要及时观察身体变化,如血压是否升高等。

秋季养生牢记“两不急、三不要、四不宜”!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