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中医馆

东河区刘凡中医: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一、夏天喝中药上火吗?

    隔壁的大姐、邻居家他二大爷总说喝中药上火,人们对这些所谓的“经验之谈”深信不疑,于是很多应当在夏天里服中药治疗的朋友,就放弃了在夏天看中医服中药,从而贻误了看病的最佳时机。至于夏天喝中药会上火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大错特错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原因是:

1. 中医治病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所谓整体观念,除了说人是一个整体外,也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那就是说,无论是春、夏、秋、冬哪一个季节,人与自然都相互通应从而产生各类疾病,比如春天多发流感和中风、夏天胃肠道疾病多发、秋天肺部疾病及皮肤病多发、冬天则腰腿关节冷痛,心绞痛,肾病水肿等多发。中医讲究因时制宜,在不同的季节,给予适当的疗法,选择针对性的中药治疗。

2. 中药有其独有的药性,所谓:寒、热、温、凉。中医对病人的辨析也要区分虚、实、寒、热。中医临床是最讲究因人而异,对证下药的。简言之,如果病人是热证,那么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中医也可以用凉药;倘若病人是寒证,即使是在炎热的三伏天,也可以用热药,显然,寒证用热药,是针对病证,而不会导致上火!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

3.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说的就是在夏天里,天气是热的,人们身体内的热量也在向外散发,表现为汗孔开泄出汗,而身体内里的热量反而不足,所以在夏天里可以吃一点辛辣性味的姜以温暖中焦脾胃,可以防治夏季里常见的肠胃病。另外平日里体寒的朋友可以在三伏天适当多吃一些羊肉,羊肉性温,辛辣透发出汗,起到温中散寒的治疗作用。

4. 有许多疾病,如人群中并不少见的“苦夏”病,就是在天热时多发,症见,眩晕,无力,少食,低血压等等,给予对证的中医治疗,效果显著;还有一些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关节痛等,它们多属于脾肾阳虚的寒凉体质,在夏天里用中药治疗反而效果好,中医又叫“冬病夏治”。

东河区刘凡中医: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二、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虚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祛风散寒,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且能为秋冬储备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因此三伏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至”治疗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

不过,关于“冬病夏治”,有些大家想当然的常识,恰巧是“冬病夏至”的误区

误区1: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真相:现在很多医院都宣传冬病夏治,宣传三伏贴,给人一种所有人都应该贴三伏贴来保健养生治病,因此人们不管自身体质如何都一窝蜂去医院排队贴三伏贴,其实只要是中医治病,都该讲究辨证论治,三伏贴也是一样,就比如阴虚火旺型的患者,如若盲目贴三伏贴进行温补,不但不利于治疗,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新的危害。

误区2:“冬病夏治”就是穴位贴敷

真相:由于很多科普文章宣传“冬病夏治”的时候会突出“三伏贴”,因为穴位贴敷在三伏天很流行,所以很多患者就以为“冬病夏治”就是穴位贴敷,甚至很多人会因此认为,贴敷穴位很方便而且能治好病,所以才选择冬病夏治,也有人认为穴位贴敷之后无需再吃药。殊不知,对于内寒重的人群,仅仅依靠三伏贴难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扶阳驱寒的治疗目的。实际上,穴位贴敷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大部分疾病时,单纯的穴位贴敷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中药内服及针灸等治疗,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3:不分疾病盲目采用冬病夏治

真相:冬病夏治并不能包治百病,“冬病夏治”主要针对的是“冬病”,“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慢性疾病,如体虚感冒、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等。且这些疾病都有各自不同的证型,仍需要医生辩证进行治疗。

误区4:冬病只能夏治

真相:有些人患病多年未愈,自从有次夏天喝了几副中药后,效果明显,便从此认为冬病只能夏治。有病不及时治,非要忍到三伏天治,只会延误病情,适得其反。冬病夏治确实有效,但不少“冬病”如果病情严重,还需及时治疗,不是非得等到“夏治”才能根治。盲目冬病非要夏治,只会得不偿失。为了预防冬病,其实一年四季都可以治,而且肯定都有效果的,只不过夏季更佳而已。像一些严重的老慢支,有了肺气肿、肺心病,除了发作期治疗外,缓解期应该连续不断地治疗,决不能仅限于夏天。哮喘,中医认为此病有夙根,根治非易,也应该长时间地服药治疗,而不局限于夏天。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三、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养阳气非常重要,养阳就要避免伤阳的行为,下面就说一下我们需要远离的6个坏习惯,都是一些在夏季容易犯的错误:

1. 长期吹空调、电扇:夏季气温高,许多贪凉的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特别是从外面回来马上就吹空调、电扇。天气热,我们的毛孔张开,如果出汗后马上吹空调,会损伤我们的阳气,所以夏季最好少开空调,空调的温度也不可以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上班族长时间在空调房中待着,最好穿一个披肩或者小外套,保护颈肩和腰腹部避免受凉。

2. 吃冰水果:夏天水果非常多,尤其偏爱西瓜,人们吃西瓜喜欢放冰箱里冰一冰再吃,西瓜为极寒之品,尤其冰过的西瓜特别容易损伤脾胃、伤阳气,所以尽量吃常温下的西瓜,脾胃不好的朋友最好不要吃。

3. 喝冷饮:人们夏季喜欢喝冰饮料、冰啤酒、雪糕,冷饮喝太多会阻碍体内的阳气,而导致生病,比如说咽喉疼痛、腹痛腹泻等,甚至会使老年人血管突然收缩,容易诱发脑溢血;哮喘患者吃冷饮可能会诱发哮喘;小孩子过度吃冷饮会刺激儿童较弱的脾胃,影响发育。有些人喜欢在夏季喝冰绿豆汤,绿豆汤确实是夏季消暑的良饮,但冰绿豆汤会损伤脾胃,过不抵功。

4. 吃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夏季人们喜欢吃烧烤,尤其夜晚三五成群喝酒撸串,一不小心就吃很多,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产生呕吐、腹泻等。

5. 熬夜:夏季养阳重点养心,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心主血脉,夏天人体血液循环加快,相应心脏负担加重,夏天不可过劳或熬夜,夏季提倡晚睡早起,但晚睡最好不要超过11点,长期熬夜会损伤阳气,损害健康。另外安排适时的午睡是保护心脏的有效手段,还能预防中暑。

6. 过量运动:夏季养阳时别忘记养阴,人要达到阴阳平衡,中医讲“阴阳和合”,才能有健康的机体。所以人们夏季运动应在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适当进行锻炼,避免强度过大,大汗淋漓汗泄太过易损伤阴液,耗散阳气。

东河区刘凡中医: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四、日常保健

⑴ 食疗

1. 三伏天是养阳的最佳时间,推荐大家每天晨起喝一碗姜茶:生姜切成姜丝,煮15分钟后放入红茶。或者早上熬粥时把姜丝和红枣放入一起熬。具有温中散寒、补血正气、强心的作用。

2. 夏季解暑可以喝热茶,或者可以尝试姜茶乌梅饮:将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共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可以清热生津,消食温中。

3. 胡椒鲫鱼汤:鲫鱼1条、生姜20克、砂仁10克、胡椒粉适量。做法:鲫鱼洗净,放油锅中煎至金黄色,然后将鲫鱼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放入胡椒粉和砂仁,文火煲1个小时左右即可。功效: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4. 山楂汤:山楂和酸梅加水煮烂,放入白菊花,烧开后捞出,放入适量白糖。可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活血化瘀。

5. 陈皮绿豆粥:将绿豆和陈皮浸泡3小时,一起煮粥即可。可健脾开胃,清热解毒。

6. 荷叶茯苓粥: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荷叶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加适量白糖。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的功效。

⑵ 取穴

夏天多暑多湿,平时揉按或艾灸相应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温阳、除湿的效果。

1. 中脘(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能够加强水湿的排出。

2. 足三里:揉按足三里对于脾胃虚弱导致食滞的人群有较好的促进消化的作用。

3. 阴陵泉: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湿的功能。

4. 承山(小腿后面正中):承山穴可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加速湿气的运化排出。

5. 大陵(人体手掌根,腕横纹中点):揉按此穴可以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

⑶ 中成药

如果感觉肚子凉,平时怕风怕冷,容易腹泻的人,可以在三伏天吃几盒附子理中丸。

五、结语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耗气伤精,容易造成中暑,所以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此外还要注意养神,因为心主神志,暑热之邪侵入人体,热扰心神,人常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维杂乱,应有意识的避开这种不良心境,保持乐观、胸怀宽广,并调心静养。最后祝大家拥有一个好身体,保持好心情。

东河区刘凡中医: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东河区刘凡中医:关于夏季治病防病的一些知识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