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瑞京医院:中医对哮喘的研究!
中医对哮喘的研究!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汉代张仲景在《金匿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日:“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他又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指出:“月雨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咽剧,必有伏饮”。此后还有呷嗽、哮吼等形象性的命名。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在《丹溪心法》一书中作为专篇论述,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在中医古籍中,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病证。如《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即指出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者谓哮,呼吸急促,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其实在临床上二者很难严格区分,因为喘甚则哮,哮必兼喘,故后世常哮喘并称。大抵哮证与西医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相似,喘证则常见于肺气肿、心衰等疾病病程中。哮喘时发时止,缠绵不已,宿根难除。
中医学认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
素禀异质
先天不足、素禀异质,易感外邪,肺失布津,伏痰内留,每遇新感而引动伏邪,发为哮喘。
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诸邪,从口鼻皮毛而人,失于宣散,内舍于肺,雍塞气道,肺失宣降而致哮鸣气急。夏秋季以风热或燥热之邪为多见,冬春季则以风寒为多见。或吸人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宣发.以致津液凝聚,痰浊内蕴。
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海鲜发物,腌、熏、烤制品,以及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或是某些药物导致伤脾呛肺.痰浊内生,上壅于肺,阻塞气道,痰气相搏而发生哮鸣喘促,故历代中医又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酒哮”等称谓。
情志失调
素有伏痰,遇情志刺激,或悲、或喜、或怒、或思索过度,脏腑气血功能受损,肝气冲逆犯肺,痰气交阻于肺而引发喘鸣。
冲任失调
妇人行经前后,冲任失调,血虚气逆,肺失濡养;或是妊娠之后气机壅塞,升降失常,胎气上逆,均可导致肺气失利。
劳倦过度
身体的过度疲劳或运动过度,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脏腑的功能,损伤肺气,肺失宣降,气逆上冲,引动伏痰搏击气道。
体虚病后
体质素弱,或病后体虚,致使肺气亏虚,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炼液为痰,痰热交阻,肺失宣降。
总之,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病理变化是内伏之痰遇诱因触发,以致气因痰阻,痰随气升,气道狭窄而致喘息哮鸣有声。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肝、心。部分青少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渐充,肾气日盛,再辅以药物治疗,可以终止发作,而中老年及体弱患者,肾气渐衰,发作频繁,则不易根除。或在平时亦有轻度哮鸣气喘,若大发作时持续不已,可出现喘急鼻煽,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肢体水肿,烦躁昏昧等喘脱危候。如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病由肺脏影响及脾、肾、心,可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重证。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