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堂:别错把好动当作多动症
别错把好动当作多动症
总是接到学校的投诉,孩子课堂纪律差,多动插嘴,学习成绩跟不上,做作业拖拉,很难专注地学习。
不要总以为,“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一切都变会好”。因为,有时候,他们很可能在不被人知道的世界里,悄悄地病着。
多动症,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疾病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轻微失调而导致的行为异常的疾病,在临床上有两种分类:注意力缺陷障碍(ADD)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多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经常性的无法自控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冲动、活动过度,常伴有适应不良、学习困难、品行障碍。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多动症多在3岁左右起,但多数到7-10岁时才被诊断,9岁最为突出,近年来我国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儿童多动症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潦草;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为幼稚、怪僻,肢体抽动,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缺陷。
“好动”还是“多动症”?
孩子好动是天性,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并不代表一定患了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轻度脑损伤”,多发于5—10岁的儿童中。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需要由专业医生来确定。孩子正常的好动和“多动症”,家长通过平日观察是可以进行区分的。
专注能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是对感兴趣的事儿是能够专心致志的。比如,他在玩自己喜欢的拼插游戏或者看喜欢的动画片的时候,是可以保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而多动症的孩子,兴趣爱好非常少,他们几乎不会专注于任何事情,做事常半途而废或者频繁的转换。
控制能力不同
正常好动的孩子可能只在某些场合、某些人面前好动,在陌生或者严肃的场合能够安静下来,而且容易接受大人的管教,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比较冲动,情绪很不稳定,不分场合发脾气,不接受大人的控制,有时还会做出让人难以理解的举止。
持续年龄不同
孩子好动一般发生在幼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会逐渐减轻。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婴幼儿、儿童甚至青少年时期都会多动,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当孩子表现得比较好动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随意猜测,更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的话,它会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如果真的有疑虑,可以带孩子前往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
多动症带来的问题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研究发现,有一部分患病孩子智商很高,上一、二年级时每堂课专注时间不长,也能学到一些知识,靠着聪明还能勉强跟上学习进度。一般到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会显著下降。这时如果再不就诊,到了六年级和初中,孩子会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佑脉中医专家提醒,看上去是孩子青春期叛逆,其实孩子控制不了自己,是脑子里的多巴胺出了问题。这时候的孩子如果感受不到老师、同学、亲人的温暖,也没有及时就诊,最容易沾染坏习惯,比如沉迷网络、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多动症对一个人成年后的影响同样明显。大孩子甚至成年人也会患有”多动症”,迟到、拖延是最常见的问题。有的患者始终无法按时上班,严重的“启动困难”让他经常受到领导批评;有的患者严重拖沓,胜任不了工作,被同事认为没有责任心;有的人因为自责导致了严重的情绪问题,成人后社会地位很低,越来越跟不上同龄人的脚步。
因此,预防成年后出现类似问题,需要从小进行干预。目前,国际通行的认知是“及早判断、及早行动、积极治疗”,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向我们专家咨询,希望我们的一些建议能有助于解决您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