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中医师承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寿世保元一本书影响了整个日本中医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龚廷贤(1522~1619年),又作应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别号悟真子,金溪(今江西金溪县)人,曾任太医院吏目,明代著名医学家。

精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擅儿科,是江西历史十大名医之一。

1593年,因治愈鲁王妃,被誉为“天下医之魁首”,万历皇帝特此双龙“医林状元”匾额,赞其为“回天国手”。著有《古今医鉴》、《寿世保元》等。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龚廷贤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出身医学世家,父亲龚信,字瑞芝,号西园,精通医道,曾任太医院医官。

他的弟弟廷器,儿子守国、守宁,侄儿懋官都以医术闻名。龚廷贤从小受父亲影响,承袭家训,学习医道,曾说:“良医济世,功同将相。”

虽然学习过举业,但多次参加科考都没能中第,于是一心学医。

他早年跟随父亲学医,非常刻苦努力,经常早晚不停地学习,用了三年的时间尽得其要领。

即使这样,龚廷贤依然不满足,仍旧刻苦钻研,上至华夏中医始祖岐伯、黄帝,下至金元四大家,还访贤寻师,搜集民间秘方、验方,足迹遍及两畿、燕、赵、梁、豫,寄居中原二十载,医术大进,医名日隆。

这样,他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方面以相当精熟,遇到这方面的治疗没有不见效的,当时称为医之国手。

在河南行医时,恰逢开封一带瘟疫流行,瘟害非常严重,受疫者头身疼痛,头颈赤肿,憎寒难耐,咽喉肿痛,神智不清,民间称此病为“大头瘟”。

当时的医生束手无策,龚廷贤独具匠心,开出“二圣救苦丸”的秘方,“以牙皂开关窍而发其表,用大黄泻诸火以通其里”,救活众多疫者。因此,被举荐为太医院吏目。

龚廷贤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一生以“天下疲癃残疾,皆吾兄弟”、“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座右铭。

他白间医治患者,闲暇之余遍读医书,上自《内经》,下迄元明诸家,无不精研探究,并且总结家学医疗经验,博采众长,撰写著述。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龚廷贤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古今医鉴》16卷(在其父基础上续成)、《济世全书》8卷、《寿世保元》10卷、《万病回春》8卷

《鲁府禁方》4卷、《云林神彀》4卷、《小儿推拿秘旨》3卷、《医学入门万病衡要》6卷、《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6卷等。

其中《小儿推拿秘旨》是现存记述小儿推拿疗法较早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余《痘疹辨疑全幼录》、《秘授眼科百效全书》、《云林医圣普渡慈航》、《医学准绳》等,都已散失。

公元1619年,一代名医龚廷贤去世,享年98岁。

医家轶事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鲁王府张妃患病,其腹胀如孕妇,左肋积块又刺痛难耐,众医医治都不见效。

后来,鲁王请来龚廷贤为张妃诊治。龚廷贤为张妃诊断后,对症下药开方,经过数日的精心调理,张妃病愈。鲁王大为欢心,称赞龚廷贤为国手,赞誉他为“天下医之魁首”,万历皇帝特赐双龙“医林状元”匾额,赞其为“回天国手”。

鲁王想用重金酬谢龚廷贤,但龚廷贤却没有接受。因而,鲁王不愿勉强他,就设宴酬谢,在酒宴上得知他正在编写有关方剂的书,而且对王府所藏的秘方非常感兴趣。

于是,鲁王就邀他在王府多留数日,尽览王府所藏秘方。龚廷贤将王府所藏的秘方精简整理,归门别类,并整理成书稿。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书稿由鲁王府出资刊行。

这就是龚廷贤的4卷本医著《鲁府禁方》的成书故事。

医学成就

龚廷贤行医重视脉诊,认为论病之先首在脉法,脉明病理即明,并在其多部著作中开篇论述脉理。

在脾胃方面,他受李东垣“脾胃说”的影响,强调脾胃乃五脏六腑之主,并言“补肾不若补脾”。

脾胃是血气化生的源泉,是内伤受损的根本,还把脾胃受损的原因简明地概括为三点:饮食劳倦、恣味纵欲、饮食自倍。

他认为饮食与脾胃的关系密切,所以特别重视饮食养生,并明定总纲为“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无论是防病、治病,还是调理。

龚氏都将脾胃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充分反映了他的脾胃思想。

在血气方面,龚廷贤详细地论述了气血的生理、病理、调养之法及相互关系。

他指出血气是人身的根本,如果血气不通就会百病致身,并以“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为指导进行医治。

在医治中他重视调气,认为气行则血通,并强调在调治气血时,还要注重调助胃气,不使胃气受损,这才是治病的根本。

他认为,气是阳,血是阴,所以又说右气左血,昼气夜血。龚廷贤的这一观点对后世临床辨证医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此外,龚氏还阐述了他对人体衰老的论断,阐发人之所以衰老是因为肾阴肾阳虚衰,如果肆意纵欲就会加速衰老进而早衰难治。

为此,他提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反对单纯的药补保生,反对肆欲纵妄,以致早衰。

所以他很重视修心养性,强调节欲情理,以全性葆真。在《寿世保元·延年良箴》中提出了他的养生思想和主张,包括饮食、劳逸、心理和运动等多方面。

龚廷贤以98岁高龄寿终,不能不说与他的养生思想有重要关系。同时,龚廷贤也是一位富有原创新精神的医学大家。

在内科上他首先命名了“五更泻”,又称为“肾泻”,并把病因归为肾虚;在妇科上创制了“加减四物汤”,扩大了四物汤的治疗范围;

在儿科上他还写出了第一部以“推拿”命名的儿科专著,影响很大;同时,在他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中大部分的方剂都是原创,而且有很多流传至今,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如乌鸡白凤丸、清上蠲痛汤、高枕无忧散等……

龚氏一生在医学上颇有成就,他的医学理论思想和原创传世药方对后世有很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影响评价

龚廷贤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是江西历史十大名医之一,他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尤其擅长儿科。

他的著作《小儿推拿秘旨》是现存记述小儿推拿疗法较早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誉为“天下医之魁首”、“医林状元”、“回天国手”,毕生以“天下疲癃残疾,皆吾兄弟”、“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座右铭。

纵览我国古代医学史,龚廷贤也是为数不多的著名长寿医家。综观龚氏一生,其医术之精,医德之高,医寿之长,医就之丰,实为我国古代医学史上之鲜有。虽其医学地位难迈岐、黄、越、景、华佗,亦不肩并世之李时珍,然其为一代医林国手,俨俨之医学大家无过也。

阴德动天的“医林状元”龚廷贤

明朝万历年间,江西金谿县出了一位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医林状元”,名为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他“少为儒”、“业举子,饱经术”,虽科举不第,但“雅好医病”,“遂缵父业,精于医”。他的父亲龚信,号西园,“负才玄览,为世儒医”,曾任太医院医官,“尤为医林所宗”。虽说父子二人皆“以医大行于世”,但“盖世医云∶余以知西园, 故因知其子”,可见龚廷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龚廷贤能得“医林状元”之名,是因其治好了鲁王妃的病。万历二十一年秋,鲁王妃张氏得了鼓胀病。鲁王找藩医、访明医,但百药千方都无寸效。眼见鲁王妃病势垂危,大家都仓皇无措。这时有人举荐龚廷贤,鲁王便“遣官抵大梁”,“聘至”。

龚廷贤“投一二剂,辄有奇效”;“以后药则时时进,而恙则时时愈”。过了冬天,到春天时,鲁王妃的病就不知不觉痊愈了。鲁王大赞其为“天下医之魁”,认为鲁国人即使称他“古之卢扁”也不为过,甚至“嘉之以衔,奖之以匾,题曰‘医林状元’”。

嘉靖三十五年,海阳庄恪王朱勤炵刚被封王。当时正值盛夏,湿热难当,因毕恭毕敬地忙着受封之事而累倒了。他“症中痰火,头眩喘嗽,膝趾肿痛,不能动履,四时疾作,苦楚莫禁”,其“嫡长子朝遍延诸医,治皆罔效”,后来就落下病根,成了痼疾。

到了万历十四年五月,他的病又复发了,且性命危殆。其“长子昼夜惊怖,吁天身代,皇皇无措”。所幸“天假良缘”,恰逢龚廷贤那时就在开封。于是,海阳王“遂隆礼市,延生为入幕上宾”。随后,龚廷贤“沉潜诊视,植方投剂,获效如响”。海阳王“不旬日而渐离榻,又旬日而能履地,又旬日而康复如初”,三十年的沉疴,竟然就这样痊愈了。海阳王惊叹道:“噫!亦神矣哉!生其圣于医者乎?”又赞道,“医国医民,何忝于良相乎?”

“沉潜诊视,植方投剂,获效如响”

就在龚廷贤为海阳王治疗沉疴之时,开封一带突发“大头瘟”。此症“至春发为瘟疫,至夏发为热病”,因“人受不正之气”所致,且“士民多毙其症,闾巷相染,甚至灭门”。正当其他大夫都束手无策时,龚廷贤却研制出了一种秘方,名为“二圣救苦丸”,即“用牙皂以开关窍而发其表,大黄以泻诸火而通其里”,且“一服即汗,一汗即愈”。身强力壮的人服此药“百发百中”;即使是体质虚弱者,也可先用人参排毒,若还没好,服下牛蒡芩连汤,即可痊愈。因当时被他救活的人不计其数,河南巡抚(后擢升为工部尚书)衷贞吉便举荐他为太医院吏目。

龚廷贤有医术,亦有医德,他怀揣着“达则为良相,不达则为良医”的志向,行医六十多年。他一生未中科举,但“王侯公卿宾礼敬慕,迎候接踵,赠以诗章、旌以扁额,络绎不绝”。不仅是王侯、公卿,诸多考取了功名的进士也都曾为其撰写的医书作序、作纪,以此来颂扬他的良方与德行。

海阳庄恪王为《鲁府禁方》一书作序时说,“余闻龚子所着《(古今)医鉴》、《(万病)回春》、《(种杏)仙方》、《(云林)神彀》四书,盛行于世,推其心仁且厚矣。”

明朝进士刘自强在《古今医鉴》序中说,“龚生以是道举而措之天下,咸跻于仁寿之域”;“遂书之以着其用心之仁”。

曾任顺天府治中的刘巡在《古今医鉴》序中说,“龚子之心之仁,成是书而公于天下,又有大过人者。”

明朝进士茅坤为《万病回春》一书作序时说,“金溪云林龚君用医术世其家,间行游大梁,值疫甚,合境诸医俯首而出其下”;“兹按龚君所撰次,与其功施大梁,固国医也”。

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舒化在《万病回春》序中赞叹道,“仁哉!孝哉!龚生之用心也”;“生虽不显遇,而博济仁泽”;“溯厥衣钵,盖成乃父之志,而广其仁。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龚生之谓哉!”

对于龚廷贤的秉性、为人,浙江布政使司参政徐汝阳在《叙云林志行纪》中记录得更详细。在他看来,龚廷贤“生而岐嶷,仁孝天畀,襟度汪洋,卓乎为昭代人豪”;其“赋性廉介,乐于施济而不责报”;遇到有人“酬以金币而不可却”时,他“虽受之,亦不私己,遗归以赈宗族乡党之贫困者”。

在《叙云林志行纪》中,徐汝阳尤其提到了龚廷贤的“纯孝”,只因“父志在仁天下,即推所传之秘集《古今医鉴》、《种杏仙方》、《万病回春》三书刊行于世,使人人按书而察其病,得以终天年而登寿域,大有功于天下后世”;又因“父志在钟爱庶母所生二幼子”,于是他“以其所爱者而加爱焉,视之犹父然也。凡家业悉推让之,又且另赠之以田,使安享其逸以承父欢”。此外,他还“让祖产于叔父,贻浓资于仲弟,建祠堂以承先,立家训以启后,创大门以华宗,置义田以赡族”。

良方与德行

龚廷贤不仅对自家族人恪守仁义,对他人、对世人也抱着一颗仁心。他曾“输谷粟、赈饥民,而不忍其颠连;施棺木、瘗旅衬,而不忍其暴露;解衣裘、救寒士,而不望其后偿;崇礼节、友贤良,而不爽其信行;还鬻女、返卖僮,而不索其聘财;怜鳏寡、恤孤独,而不吝其浓费”。

在徐汝阳看来,龚廷贤“阴德动天,天心福善”,必定会“胤祚永昌,食浓报于无穷”。

除了治病的良方,“有补于世道”的龚廷贤还配出了一剂“劝善良方”。此方被记载于《古今医鉴》中。他写道,“为人大要,不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者而已”,于是“择二十四味良药,着立一方,名‘千金不易丹’”。有趣的是,此丹中的“二十四味良药”竟有一语双关之妙:

为父要栀子为子要香附 为母要莲子 为子要知母

为兄要地榆为弟要抚芎 为臣要钟乳 为官要荆芥

夫妻要合欢媳妇要慈菇 朋友莫阿胶 妯娌莫辛夷

为人要君子待人要枳实 存心要浓朴 贻谋要远志

乡邻要李仁贫穷要甘遂 为富莫野狼毒 临财莫枸杞

义理要决明读书要官桂 往事要苁蓉 遇事要蜀葵

龚廷贤叮嘱说,“日服一剂,每服用屋漏水、新良姜同煎,其味深长最宜详玩。”

这位“王侯公卿宾礼敬慕”的名医早年很欣赏这样两句话:一为“张子西铭”,即“天下疲癃生理残障,皆吾兄弟”;一为韩子原之语,即“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从医多年后,他依然不忘医道之本。他在《云林暇笔(凡十二条)》中写道,“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若“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非医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是亦阴功也”。

作为谨守医道、恪守仁孝的一代名医,龚廷贤为后世所留下的不仅是药到病除的良方和出神入化的医术,更是从医者本该拥有的志向、胸怀、操守与德行。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明医龚廷贤:乌鸡白凤丸的首创者,富有原创精神的医学大家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