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秉正堂中医馆:陈龙治疗口腔、上腹烧灼疼痛
陈龙治疗口腔、上腹烧灼疼痛
故事还得从去年8月说起……
基于对我的信任,朋友推荐了一位外地的病人。十多年的老胃病,中药西药吃了很多,胃息肉手术也做了两次,口腔及腹部烧灼疼痛、腹胀等症状还是反反复复,严重影响生活,因此人也很焦虑。面对陈年痼疾,我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抱着尽力而为的心态联系了患者。
患者女,54岁,自诉:
长期口干,感觉两侧口腔黏膜很粗糙,嘴巴、舌头、上腹都是烧呼呼的;易饥,饿了提不起气,但又吃不下,腹胀,容易干呕;全身肌肉都感觉疼痛不适,睡眠差,小便也有烧灼感。舌质暗红,苔厚腻,颊黏膜团块样增厚。由于全程网诊,没法摸到脉。
经过分析,我的心中有了初步判断:
•易饥,饿了提不起气——说明身体有需要,偏于气虚;
•腹胀、吃东西容易干呕——说明消化功能弱,存在明显的脾气虚;
•舌苔厚腻——可以判断为体内痰湿较盛;
•舌质暗红——说明确有瘀滞;
•口腔黏膜增厚——考虑口腔扁平苔藓,应该与痰湿壅滞有关;
•口腔、腹部、小便的烧灼感,全身肌肉的疼痛不适——可能是痰湿堵塞、经络不通引起的感觉异常;
•长期的气血不畅,加上身体不适——当然会睡眠不好、焦虑,反过来又影响气血运行,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患者目前的核心病机应当是:
痰湿阻滞,气郁生热,虚实夹杂而以实证为主。
因此,治疗上选择了从祛邪的化痰透热入手。处方如下:
•化痰除湿
清半夏、胆南星、石菖蒲、茯苓、六神曲,燥湿化痰,清理脾胃的垃圾;乌梅、木瓜、荜茇,清化肝脾的湿热;
•行气通络
麸炒枳壳、姜厚朴、陈皮,疏肝理脾,打通气血流行的通路;稍加红花打通络脉;
•安神生津
合欢皮、牡蛎、珍珠母、赤石脂,重镇安神,使神经不再亢奋,以免产生更多的痰湿;用人参补充匮乏的津气;
•解郁透邪
青蒿、大豆黄卷,透发郁闭的热邪;
初诊共服5剂,全身疼痛明显好转,胃胀、胃痛、口干、口腔烧灼感等较前好转,睡眠稍好转。但仍有舌痛、舌苔厚腻,黏膜上的苔藓也还“健在”。虽有明显效果,但未达到预想的整体缓解。
复诊时处方不变,略做调整,加藿香、升麻、葛根等,增强化湿升阳之力。
三诊时,患者舌苔仍厚腻水滑,像墙上的腻子粉一样密不透风。效果不显,于是调整了思路,尝试用草果、槟榔、厚朴、蚕沙等加强芳香化浊的力度。患者服药后反馈,舌苔不但不减,反而黄厚干燥,口腔烧灼疼痛明显增加。
已经治疗三次,每次处方都会思忖良久:
现在症状又有反复,怎么办?本想让患者找更有经验的医生,快速解决病痛,但患者说十多年来到处求治也没啥效果,既然前面已经见效了,让我继续诊治。
对年轻的我如此信任,是巨大的动力,自己心中也多了沉甸甸的压力。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啊。
翻阅资料,反复思考:
芳香燥烈,舌苔不化,症状反而增加,这是不是和患者久病、津液本已亏损有关呢?好比是人体营养的运输车不够用,却强行让司机疯狂加班,结果司机一个个疲累不堪,运输效率更加不足。
最好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增加运输车数量,并疏导交通、清理堵塞,从多方面加强运输能力。
思路明确后,我坚定地做了调整:
仍以活血通络、调和肝脾的策略为主,在一诊处方上加了沙参、白芍以养阴,加了瓜蒌皮、半夏、菖蒲等清化痰湿。
此后的治疗进入了坦途:
患者症状不断缓解,口腔的“苔藓”也逐渐消失。六、七诊已经较平稳,只有腹痛症状发作时服药一两剂,并能迅速缓解。
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患者症状基本无发作,精神状态尚可,已经工作,可喜的是人也胖了些。
颊黏膜“苔藓”消失
治疗感悟
❶消化道的很多症状都是痰湿作祟。
从进食的口腔到消化的脾胃,再到排泄的肠道,消化道其实就是一根弯弯曲曲的管子,上下联通、结构类似,表面都覆盖了一层丰富的黏膜组织。
就这个患者而言,痰湿滞留体内,在口腔则为黏膜增厚,在胃肠则为息肉,从上到下都感觉到烧灼、疼痛。痰湿一化,各种症状都随之而解。
随着体检的普及,很多患者都会发现自己的胃肠息肉,在中医看来,都是痰湿滞留的一种表现。如果放任不管,恰逢“出厂”的时候有安全隐患,当然就会缩短使用寿命。这也是扁平苔藓、息肉有一定恶变几率的原理。
❷痰湿和现代作息方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患者从事体力劳动,又长期操心家庭生活,导致情绪焦灼,这些都是健康的隐患,时间长了,“水垢”积攒多了,也就产生了病症。
有读者可能会问,那我天天坐办公室,为什么湿气也很重?那是因为脾主四肢,动则生阳。体内的废物,要从大小便、出汗、呼吸这些途经代谢出去,坐久了血液循环、胃肠蠕动变慢,又不出汗,当然会有湿气了。
人类的身体进化基本未变,而现代人的饮食已远非古人所比,面对形形色色的美食诱惑,谁又能忍得住呢?但就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肥甘厚味,在暗处不断消磨着消化系统,使其运作过载、功能疲怠,加上长期熬 夜、久坐少动、情绪焦虑等因素,诱发了各种各样的消化、心血管系统及代谢性疾病。
所以,少吃点夜宵,少一点生冷、油腻、煎炸、烧烤,让消化道少一点压力、多一点休息,适当用些茯苓、薏仁、白扁豆、陈皮等健脾利湿、药食同源的食物大扫除,用运动给胃肠做做按摩,消化道才能为我们提供长期、稳定、优质的消化服务,让我们享有健康的生命历程。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