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中医Top100之擅长急救病症的赵淳
云南省名中医Top100之擅长急救病症的赵淳
赵淳,男,生于1940年,白族,教授、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社员。
全国第三批、第四、第五批及云南省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云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危重症医学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1964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五年制本科,198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两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
现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云南省中医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云南省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厥脱证协作组云南分组组长,云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九·五”评审专家,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云南中医学院急诊教研室主任等职。
赵淳教授祖籍云南省剑川县,生于省府昆明。其祖父赵藩先生系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白族学者、诗人和书法家。1917年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军政府七总裁之一,兼任交通总长,晚年担任云南省图书馆首任馆长。赵藩书写并悬挂在成都武侯祠的著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获得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父亲赵和甫先生,1934年毕业于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政治经济系,学识渊博,精通文学诗词,通晓英语和法语;抗日战争期间在云南省田粮处任职,曾为美国抗日名将陈纳德将军所率“飞虎队”筹集军粮,担任英语翻译。赵和甫先生自1947年至退休前,先后担任昆一中教师、昆明布新中学教导主任、代理校长;昆十二中语文、英语教师,系云南省文史馆特聘馆员。由于家学渊源,受父母的教诲,赵淳教授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秀。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
1964~1967年在云南省大理州从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业余时间应用在大学所学中医药知识为农民群众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较好疗效,提升了对中医学的兴趣爱好。1967年至1970年担任玉溪卫校教师。1970年至1982年在云南省江川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工作,此期间多次外出进修、脱产学习。于1973年至1974年,曾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进修,拜著名西医专家沈允斌、李尚能教授为师,系统更新西医内科学理论和临床技能知识。于1975年参加玉溪地区“西学中”班学习半年,使中医理论、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有了较深认识,更激发了热爱中医,立志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赵淳教授在云南省江川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工作期间采用中西两法诊治多种疾病,如小儿麻疹肺炎、中毒性菌痢、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症等;采用清热解毒、定惊止痉、醒神开窍、活血化瘀、扶正固脱等中医治法和方药救治高热、惊厥、昏迷、脱证等急危重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多年的基层工作让赵淳教授亲眼目睹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深感中医药在基层防病治病中发挥“简、便、廉、验”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赵淳教授立志进一步深造,于1978年考入云南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两年制),在云南省名中医许子建、李小圃、诸葛连祥、戴惠芬教授等的教导下,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深感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系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知识,奠定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198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82年调到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室(1985年扩建为急诊科)工作,先后担任急诊科负责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职。1992年在赵淳教授领导下成立我院危重病加强治疗病房(ICU);1997年我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成立两院急诊医疗协作中心,由赵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建设工作历时三年余,于2002年以优良成绩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云南省卫生厅领导及专家组检查验收,授予云南省“合格重点中医专科”。
赵淳教授于2003年光荣退休,被医院返聘为云南名医馆名医专家、急诊科、肿瘤科学术顾问,至今一直从事临床诊疗和指导科室建设工作。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我院急诊科于2007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单位,由赵淳教授担任基地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经过四年的建设,现已成为云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检查组验收。2011年6月由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云南省名老中医赵淳传承工作室”,2013年9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赵淳传承工作室”,开展传承工作。
赵淳教授从医48载,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急诊医学、危重症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科室管理工作。善于继承发扬中医学精髓,古为今用,同时又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现代医学前沿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西为中用,力求将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发展创新。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思路和方法预防、诊治疾病。抢救急危重症既采用现代医学先进的诊断、监护、急救技术,又注重发挥中医诊治急症的优势,因而疗效显著。对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疾病的防治尤具专长和特色,对严重感染、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中毒、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急危重症或重大慢性难治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独到的临床经验。
在诊疗工作中赵淳教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继承中医学精髓,又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现代中医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多年来特别重视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急危重症优化诊疗方案和治疗关键环节的研究。提出了“急症多痰、痰病多急”,“新病亦可入络”,“瘀分轻重缓急”,“辨证识瘀”,“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火旺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重要基本病机之一”等学术新观点;指导制定和实施急诊科急危重症诊疗方案,用于临床实践,取得显著疗效。
1986~2003年担任云南中医学院急诊教研室主任期间,坚持为高校学生讲授《中医急症学》《中西医结合急诊学》等课程,主编了《中医急诊学》院内教材,讲课中主张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授课方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多年来,他一直支持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多次在云南省相关专业学术活动中担任专题讲座主讲人。自2000年至今赵淳教授先后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第三、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先后培养出省级继承人谢健副主任医师、黄明霞副主任医师2名,国家级继承人叶勇主任医师、吴英副主任医师、张磊副主任医师、唐彬副主任医师4名,目前第五批继承人张振宇副主任医师、普勇斌主治医师正在跟师学习中。继承人在跟师学习期间,共发表传承论文19篇,在省继承办组织的继承人论文答辩中,5名继承人的多篇继承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吴英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继承人称号,叶勇主任医师整理的“赵淳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入《薪火传承集》出版。赵淳教授在繁忙的诊疗、教学工作中,多次带领学术继承人先后到云南楚雄、大理、个旧、曲靖市中医院,以及华坪、普洱、江川、富源、姚安、禄劝县中医院,河口农垦三院进行讲学、教学查房、义诊及急诊网络建设等工作,深受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欢迎。
曾在急诊科工作过的梁晓鹰、朱虹江、万启南、林亚明、吴净、张宏、肖泓、温伟波、姜丽娟、李云委、吴继萍等主任医师、教授;陈必勤、陈晓华、潘博希、王燕、张立群、郭利华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都已成为云南省中医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骨干,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青壮年专家。
赵淳教授曾完成云南省科委急症临床研究科研一项,排名第二;担任副主编出版《云南师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荟萃》专著1部。担任编委出版《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概要》《中医院管理学》医学著作2部,主审1部,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发表和指导发表论文20多篇,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1996年获云南省卫生厅颁发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30年荣誉证书。
按照二十一世纪“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与时俱进,赵淳教授率先开展诊治疾病与养生保健、心理咨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1989年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启孟同志担任保健医师1月余,多年来多次为云南省、地厅级领导担任医疗保健工作,19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为吉布提国总理作健康咨询,2002年3月为越南老街省、市党政领导作医疗保健。赵淳教授平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倡导“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防治观。
从医48年来,赵淳教授一直坚持学习,对医学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特别是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关注,希望通过学习来丰富及更新医学知识,尽最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疾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医学事业。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