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立名医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
王自立名医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口腔溃疡
案 蔡某,女,63岁。口咽部溃烂、疼痛反复发作3月余,加重1周。
初诊 2006年3月10日。患者诉因3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口咽部溃烂、疼痛不适,反复不愈。近1周因操劳而加重,在他医处服用清热解毒、养阴利咽之剂,疗效甚微,慕名求治于吾师。刻诊口咽部溃烂,灼痛,进食辛辣则尤甚,伴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查上唇内及咽部各有一米粒大小溃烂,表面覆薄白苔,周围色淡。
诊断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证属 脾虚气陷,阴火上炎。
治法 补益中气以消阴火。
处方 补中益气汤加味。
药物组成 黄芪15g,党参15g,车前草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甘草6g,竹叶6g,牛膝30g,桂枝2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二诊 2006年3月14日来诊。患者感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上方加黄芪至30g。调方如下:
黄芪30g,党参15g,车前草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甘草6g,竹叶6g,牛膝30g,桂枝2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三诊 2006年3月17日。患者感疼痛已不明显,舌脉同前,观其溃疡面明显缩小,周围稍有充血。效不更法,上方加牡蛎20g。调方如下:
黄芪30g,党参15g,车前草15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甘草6g,竹叶6g,牛膝30g,桂枝2g,牡蛎20g。水煎分服,一日一剂。
四诊 2006年3月21日。患者感疼痛消失,精神振,食纳正常,观其疮面已愈合,唯脉象仍沉细,上方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 口疮,即口疳、口腔溃疡,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或绿豆大的溃点。中医对本病很早就有论述,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即有“民病口疮”之说,而《医贯》中则明确指出:“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口疮通常好发于嘴唇内侧、舌的边缘、颊粘膜、软腭等部位,初起时粘膜上出现很细的小红点,继而扩大为直径2~3mm或更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浅溃疡,中间凹陷,周围高起有红晕,表面有一层黄色或灰白色假膜覆盖。病人常感局部灼热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均会使疼痛加剧,尤其是在唇、舌运动,即说话、吃东西时疼痛更甚,患者常表现为痛苦面容。一般经过7~10天,溃疡就会逐步自行愈合。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在另一个部位出现溃疡,间歇期长短不一,轻则数月一发,重者间歇期逐渐缩短,甚至溃疡此起彼伏,长期不愈。病程较长,有的可延续数年,或十几年。每次发病时的溃疡数量可为单个、多个,多的可达十几个。一般溃疡愈合后不留瘢痕。但有一种重型口疮,愈后可形成疮白、坚韧、高低不平的疤痕组织。吾师分虚实论治口疮,疗效显著。临床以阴虚火旺证多见,常以玉女煎收功。然因劳伤脾气,中气下陷,阴火循经上熏口咽所致者亦非罕见,则以补中益气汤收功,并常加竹叶以清热,加牛膝以引血下行,少佐桂枝以引火归元。吾师同时强调,加强生活调理是预防口疮复发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注意营养均衡性,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保持乐观、积极、舒畅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注意生活规律性,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医院地址与电话
医院地址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导航
医院电话
0931-26871090931-7106(咨询、预约)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