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医院:(医案)中医如何治疗胸痹
沈阳中医院:(医案)中医如何治疗胸痹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检测、心电图动态观察。
2.西医诊断
(1)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
(2)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3)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焦虑、出汗,有时可闻及第四心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或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逆分裂,偶闻双肺底啰音。
(4)心电图ST-T改变符合心肌缺血时,特别是在疼痛发作时检出,则支持心绞痛的诊断。
(5)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晄白,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2)痰浊壅塞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痰多,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3)心血瘀阻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时作时止,,舌暗或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4)寒凝血瘀证:胸痛彻背,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心悸,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二、治疗方案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麦散和人参养荣汤加减。
组成: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桃仁、红花、丹参、女贞子、 桑葚、 山萸肉、当归、黄芩、海螵蛸等。
2.痰浊壅塞证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组成:瓜蒌、薤白、半夏、茯苓、白术、丹参、当归、黄芩、海螵蛸、陈皮、丹参等。
3.心血瘀阻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葛根、柴胡、牛膝、黄芩、陈皮等。
4.寒凝血瘀证
治法:辛温通阳,活血通络
方药:通阳活血方加减。
组成:瓜蒌、党参、麦冬、五味子、肉桂、当归、炙甘草、桂枝、丹参、龙骨、牡蛎、红花、桃仁、薤白等。
(二)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平时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诱发因素;调节饮食,一次进食不宜过饱,避免油腻饮食,戒烟限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相关疾病。
2.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药 (2).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3).稳定斑块药(4).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肌耗氧量药(5).改善心室重构药(6). 营养心肌药
(三)中医特色疗法
中药浴足,活血通脉,畅行血液:当归、川芎、威灵仙、凌霄花、乳香、没药、川乌、元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1)胸痹症状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2)心电图疗效评价
显效:静息性缺血性ST段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
有效:缺血性ST段回升达0.05mV以上,但未恢复到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
无效:缺血性ST段不变。
医院地址与电话
医院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23号 导航
医院电话
024-23893338024-23890234(门诊部)024-23890837(预约咨询)024-23890427(预约咨询)024-23893874(预约咨询)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