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熠传承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陈熠传承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病例
曹某,女,36岁初诊 (2015年1月15日)
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松弛伴左眼不能闭合3日。
现病史:患者近1周工作压力大,繁忙疲劳明显,3日前突发左侧面部肌肉松弛,同时出现颌下关节疼痛,左眼睑肌肉跳动,闭合困难,伴有耳鸣、左耳后乳突疼痛,即刻赴西医就诊,予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3日未见明显改善,因患者排斥激素治疗,遂来院要求中医中药治疗。现乏力明显,头晕时作,胃纳尚可,心神不宁,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弦。
中医诊断:面瘫。
证候诊断:胆郁痰扰,外感风邪。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治法:化痰理气,祛风补虚。
处方:温胆汤合牵正散加减。
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实6g,炙甘草4.5g,白附子6g先煎,白僵蚕12g,全蝎4.5g,生地9g,牡丹皮6g,泽泻9g,怀山药12g,山茱萸6g,党参12g,炒白术9g,潼蒺藜9g,白蒺藜9g,珍珠母30g先煎,鸡内金9g
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医嘱:注意休息,放松精神。
二诊 (2015年1月31日)
耳鸣好转明显,左眼闭合不全,较前有所好转,胃纳尚可,夜寐较前改善。舌淡红,苔薄,脉细弦。再拟原法续进,以上方去鸡内金、潼白蒺藜,加石菖蒲6g、苦丁茶9g。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 (2015年2月14日)
左侧面瘫基本痊愈,左耳疼痛仍作,纳可寐安,二便畅,舌淡红,苔薄,脉细。再拟原法续进,上方加麦冬12g、夏枯草12g、浙贝母6g、玄参9g。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至2015年2月28日患者诸症消退,后因平素体制欠佳,易患感冒,又经数月调治后得以改善。
【按】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治疗上以补虚泄实、祛风通络、调和气血为主。然此例患者虽因卫外不固而感风邪,以致左侧面部经筋失养,但其心神不宁,夜寐欠安是患病之根本,亦影响疾病恢复的进程。故以温胆汤化痰理气、宁心安神,半夏燥湿化痰,竹茹清热除烦,二药合用,除烦之功备;陈皮理气行滞,枳实降气导滞,理气化痰之力增;茯苓健脾渗湿;姜枣调和脾胃。另牵正散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潼白蒺藜、珍珠母平肝息风,余药健脾益肾补虚。服药2周症减大半,再取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与苦丁茶共奏清利头目之效以通灵窍,麦冬养肺胃之阴,夏枯草、浙贝母、玄参清肝火散郁结。用药1个月痊愈,且疲劳、心烦、寐差等症亦消除。相较于西医以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疗程相仿,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调节情绪,改善体质,事半而功倍,更为患者所能接受。
关于牵正散,《医方考》云:“中风,口眼涡斜,无他证者,此方主之。斯三物者,疗内生之风,治虚热之痰,得酒引之,能入经而正口眼。”因其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功效,常被用于头面经络中风之证,亦是陈师临床治疗面瘫常用方剂。但陈师发现大部分面瘫患者在患病后因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出现焦虑紧张,对疾病的恢复影响颇大,故常以温胆汤宁心安神改善焦虑的同时还可理气化痰以通络。虽未用调神解郁汤治疗该病,但调神解郁的治疗思想亦体现在其中,并不局限于一方一药。
病例
徐某,男,60岁初诊 (2012年5月24日)
主诉:右侧口眼歪斜。
现病史:出外旅游,劳累后出汗,后回屋又吹空调,昨日起床后出现右侧口眼歪斜,右眼不能闭紧,右侧唇纹沟变浅,口角偏向左侧。昨日至西医院,予以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4月25日体检:前列腺增生,甲状腺肿块。纳可,二便调,夜寐安。鼓腮吹气试验(+),闭目试验(+)。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
既往史:高血压。
辅助检查:4月25日体检,超声示前列腺增生,大小为49mm×42mm×20mm。1月17日上海某医院检查示右侧甲状腺肿块17mm×16mm;左侧甲状腺肿块7mm×5mm。
中医诊断:面瘫。
证候诊断:肝风内动,风痰阻络。
西医诊断:面神经炎。
治法:清肝祛风,化痰通络。
处方:温胆汤、牵正散加减。
珍珠母30g先煎,生石决明12g先煎,双钩藤12g后下,桑寄生12g,炒杜仲12g,制半夏9g,陈皮4.5g,茯苓12g,淡竹茹9g,枳壳6g,炙甘草4.5g,石菖蒲6g,陈胆星6g,白附子6g先煎,白僵蚕12g,全蝎4.5g,夏枯草12g,浙贝母9g,玄参9g
服用1周,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后自觉好转,挂号不易,遂抄方14剂。此方共服用21剂。
二诊 (2012年6月14日)
现鼻唇纹基本正常,眼、鼻活动正常,自觉右侧唇肌力弱,咬合时稍逊于左侧。日、夜汗多,体虚乏力。醋酸泼尼松已停3日。再拟原法续进。
处方:上方加生地12g、牡丹皮6g。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 (2015年2月14日)
现五官感觉、运动已完全正常。自觉心跳快,心慌,易出汗。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再拟原法续进。
处方:初诊方加生地12g、麦冬12g、炒酸枣仁12g。服用2周,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数剂后,面部恢复正常,无后遗症之患。
【按】
本病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其发病因素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精神紧张、吹风、受凉等有关,临床表现以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特征,多为单侧发病,起病急,严重者可影响饮食、语言功能等。若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较好,失治或治不得法,则病情迁延,可遗留后遗症,预后不佳。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激素、营养神经药等为主,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内服中药、针灸、拔罐、推拿按摩、药物外治等,
本病患者劳累后已有正气不足,出汗后,腠理开泄,卫表不固,虚邪贼风,乘虚而入。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易侵袭人体上部如面部为患。患者素体阴虚肝旺,肝旺化火,煎灼津液为痰,火盛易生内风。外风与内风相合,“风为百病之长”,又挟痰邪为患,风痰客于面部诸阳经络,经络痹阻,气血不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则不用,故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无力,眼不能闭、口不能开。陈师认为本病急性期的治疗,当以祛风化痰为主,而祛风又当兼顾外风、内风。本案方中珍珠母、生石决重镇熄风;钩藤以凉肝熄风;桑寄生、杜仲以滋水涵木,潜阳熄风;牵正散(白附子、白僵蚕、全蝎)以化痰祛风,通络止痉;温胆汤(制半夏、陈皮、茯苓、淡竹茹、枳壳)以理气化痰,石菖蒲以芳香化痰利窍;患者尚有甲状腺肿,故加夏枯草、浙贝母、玄参以化痰散结消肿。在口眼涡斜等主要症状缓解后,针对患者素有阴虚火旺的体质,又加生地、牡丹皮以清肝火;麦冬、酸枣仁以养心阴,以图善后。之后患者因其他病复诊,面部神经感觉完全正常,未再复发。陈师辨证细心之处在于:三因制宜,因人而异,特别留意患者职业、家庭情况。该患者为国企老总,平日性格偏急,而且为人耿直。由于工作头绪较多,阴气受损,故常有阴虚的表现,燥热易怒加之气郁失畅,故又有痰湿凝滞之证。故偶尔吹空调,即由外来风寒引起痰随风动,阻于面部络脉,发为面瘫。故平素即气虚、痰湿、或肝旺之人,容易出现面瘫,治疗之时,也要内风、外风兼治。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